欢迎光临德州飞腾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改性沥青设备如何实现改性剂的均匀分散?

来源:云更新 时间:2025-10-09 09:03:15 浏览次数:

在改性沥青生产中,实现改性剂(如SBS、SBR、橡胶粉等)在高温沥青中的均匀、稳定分散,是确保终产品..

在改性沥青生产中,实现改性剂(如SBS、SBR、橡胶粉等)在高温沥青中的均匀、稳定分散,是确保终产品性能(如弹性恢复、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性)的关键。这需要一套综合的工艺和设备解决方案,在于施加高强度的机械剪切力、控制工艺参数以及提供足够的发育时间。以下是主要实现方式:

1. 改性剂的预处理与计量添加:

* 精细研磨/造粒: 对于块状或颗粒较大的改性剂(尤其是SBS),预行精细研磨,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有利于更快熔融和分散。

* 预溶胀/预混: 将改性剂颗粒(特别是SBS)在加入高温沥青前,与适量的芳烃油或植物油混合,进行预溶胀处理。这能软化颗粒,降低其熔融温度,减少在高温沥青中直接加入时因快速受热表面熔融结块的风险,促进后续分散。

* 母液法: 先将部分基质沥青与高比例的改性剂在设备中制成高浓度的改性沥青母液(如30% SBS含量),再将母液与剩余基质沥青混合稀释。这种方法能更有效地分散初始高浓度的改性剂。

* 计量: 采用高精度计量秤和控制系统,确保改性剂和基质沥青按设定比例稳定、连续地投入,避免比例波动影响分散效果。

2. 高强度剪切分散设备(环节):

* 高速剪切胶体磨/高剪切均化器: 这是实现均匀分散的设备。其部件是高速旋转的转子(线速度可达20-50 m/s)与精密配合的定子(间隙通常为0.1-0.5mm)。改性剂颗粒与沥青的混合物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被强制通过狭小的定转子间隙。

* 剪切作用: 高速旋转的转子与静止的定子之间形成巨大的速度梯度,产生强烈的剪切力,将改性剂颗粒(尤其是聚合物)撕裂、破碎成更小的微粒或分子链段。

* 撞击、研磨作用: 颗粒与转子、定子齿壁以及颗粒之间发生剧烈碰撞和摩擦,进一步粉碎颗粒。

* 湍流混合作用: 高速旋转产生强烈的湍流,使物料得到充分混合。

* 多级剪切与循环研磨: 单次通过可能不足以达到理想的分散度。通常采用循环研磨工艺,物料在混合罐和胶体磨之间多次循环(循环次数和时间根据配方和性能要求确定),确保所有物料都经过足够次数的强力剪切。一些设备采用多级串联胶体磨,逐级提高分散细度。

* 温度控制: 剪切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必须配备的冷却系统(如夹套冷却、在线冷却器),将温度严格控制在工艺窗口(通常SBS在170-190°C)。温度过低,改性剂熔融不充分,难以分散;温度过高,沥青和改性剂易老化降解。

3. 搅拌与混合:

* 预混合罐: 在进入胶体磨之前,基质沥青和改性剂首先在带有搅拌器的预混合罐中进行初步混合。搅拌器(如桨式、框式)提供宏观混合,使改性剂初步浸润、分散在沥青中,形成相对均匀的混合物,为后续的高强度剪切做准备。

* 发育罐: 经过高强度剪切后的改性沥青进入发育罐。罐内装有低速搅拌器(防止高速搅拌引入气泡和过度降温),在适宜温度下保温搅拌一段时间(通常0.5-4小时)。这个“发育”或“溶胀”过程至关重要:

* 分子链舒展: 被剪切开的聚合物分子链有足够时间在热沥青中舒展、溶解。

* 网络结构形成: SBS等嵌段聚合物分子链段重组,形成更完善的三维网络结构,这是赋予改性沥青高弹性的基础。

* 稳定化: 促进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减少离析倾向。

4. 辅助混合元件:

* 静态混合器: 安装在管道中,利用内部特殊设计的混合元件(如螺旋片、波纹板)将流动的物流不断分割、转向、合并,在不依赖外部动力的情况下增强混合效果,常作为胶体磨前后的补充混合手段。

5. 的过程控制与监测:

* 整个系统(温度、压力、流量、转速、循环时间、发育时间)由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和调节,确保工艺参数稳定在范围。

* 终产品会进行显微镜观察(看分散粒径)、离析试验(测稳定性)、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等指标检测,以验证分散效果和产品性能。

总结: 实现改性剂的均匀分散,是一个结合了预处理优化、强力机械剪切()、温控、充分发育的系统工程。其中,高速剪切胶体磨提供的强剪切力是破碎和细化颗粒的关键,而发育过程则是分子链溶解和网络结构形成的保证。的改性沥青设备通过优化设计这些环节及其协同作用,确保改性剂以微米甚至亚微米级稳定分散在沥青中,从而生产出的改性沥青。

Copyright ©2020   德州飞腾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ICP备11012932号-1 技术支持:极速互联 山东省武城县科技工业园

分享到: